临沂临港区:第一书记“好例项目”富民强村惠民生

2016-08-19 16:50:00 来源: 大众网 作者: 王雪 赵靖宇

临沂临港区第一书记为任职村安装路灯

  大众网临沂讯 走进壮岗镇东坡村,新修的文化广场干净又整洁,从前凹凸不平的泥土路如今也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水泥路,绿化树也种上了,水渠也修好了……如此可喜的成绩正是该村第一书记薄文增积极推动“好例项目”的结果。据了解,2016年临沂临港区选派驻村的第三批第一书记,他们扎根基层,主动作为,积极争取“好例项目”,掀起了争当好例,勇做先锋的干事创业热潮。

  近年来,临沂临港区紧紧围绕“抓党建、促脱贫”主线,以“好例项目”为载体,分批选派优秀机关干部驻村(社区)担任第一书记,他们以调整农业结构、改善人居环境、传承生态文化、培育文明新风等为抓手,扎实兴办了一批批群众欢迎的实事好事,极大地为农村发展增添了动力、注入了活力,擦亮了全区“好例”第一书记这一金字招牌。

  第一书记,首先就要体现在“第一”上,第一就意味着第一责任,意味着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放在第一位,意味着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意味着群众的需求就是自己的工作重心。在办实事过程中,第一书记既要做项目、改善基础设施,又要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、提高群众素质;既尊重群众意愿,又不增加村级财务风险;既要坚持高标准规划,又要科学安排,分步实施,务求实效。既要整合资源,加大投入,又要加强项目的可行性,使所办的实事真正造福群众。

  打好生态环境牌,共享美丽生活。临沂临港区第一书记结合派驻村自然、区位特点,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及人才资源优势,帮助派驻村制定生态发展计划,推动绿色发展,使群众生活环境“大变身”,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福祉。

  坪上镇三和居社区第一书记鲁守焕到村后,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当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当务之急。他先后争取资金20余万元对东南河主路进行绿化,科学栽植百日红、月季花、冬青等花草植被,绿化总面积达5268平方米,让群众出门就享受到“绿色福利”;同时,对道路进行同步硬化,争取资金18.8余万元,硬化道路284米,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赞誉。

 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,打造致富品牌。富民增收过上好日子是群众对第一书记工作的最大期盼。临沂临港区第一书记抓住优化产业结构、拓宽增收渠道这个关键,积极培育选派村特色主导产业,打造一批脱贫致富产业。

  朱芦镇大茅墩村第一书记尤作忠根据该村村情及资源优势,积极申请区内财政专项资金,协调进行土地流转,带领村民建设茶叶温室大棚,积极发展高效农业,寻找出村里经济发展的突破口,让更多的群众尽快富起来。

  “我把驻村精准帮扶作为一次特殊的‘赶考’,以群众增收为目标,带领村民选准发展路子,选好选准脱贫项目,培育特色产业,这对群众来说是最实在、最迫切的。”尤作中如是说。

  有了致富产业,那么保障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样重要。朱芦镇石场村作为以发展蔬菜种植大棚为主的农业村,最为重要的灌溉问题成了限制该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。第一书记张守明到村后把解决灌溉问题作为任职期间的首要工作,争取项目资金23.42万元,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建设实施了大棚地水道整理项目,解决了村民们担忧的大棚灌溉问题,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
  一个个“好例项目”的落成,使得任职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、办公服务场所不断升级、集体经济得到增收、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……

  “上面选派来的第一书记到村里后,办了很多实事,我们都看在眼里,喜在心里!”对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的评价,凡是有第一书记派驻的村大家都赞许连连。

  为确保第一书记有效推进“好例项目”实施,临沂临港区每年还设置“好例”项目资金为其保驾护航,不断加大扶持力度,筑牢坚强后盾。“好例”项目资金旨在引导、支持区派第一书记为任职村干事创业,着力改善民生,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,切实把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、联系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问题”落到实处,确保基层党组织“有钱办事”,为加快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注入强劲动力,全面提升第一书记工作的群众满意程度。(通讯员 王雪 赵靖宇)

初审编辑:

责任编辑:高宏

相关新闻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