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沂临港区:文明新风吹遍美丽乡村

2016-08-03 13:44:00 来源: 大众网 作者: 冯晓东 张玉强

临沂临港区四德榜

  大众网临沂讯 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。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。近年来,临沂临港区积极开展“乡村文明行动”,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实施“四德”工程建设、破除封建陈规陋习、城乡环卫一体化等活动,致力于培养新型农民、繁荣农村文化、培育文明乡风、建设优美环境,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。

  “四德”新风唱响主旋律

  “四德”新风吹进千家万户。“能上‘四德’榜的人,都是大伙评选出来的,他们当之无愧。”记者在坪上镇大山空村采访时,村支部书记姜圣竹指着村里挂在墙上的“善行义举”四德榜说。顺着指向,记者看到“孝、诚、仁、爱”为主题的四德等诸多栏目,这种张榜评选身边榜样的活动调动广大群众加入到“四德”工程建设中来,让乡村风清气正,让邻里和睦,让家庭幸福。

  大山空村的“四德”榜是全区开展道德新风的一个缩影。“通过选树一批先进模范,引导群众培育形成知荣辱、讲道德、促和谐的新风尚。”区文明办副主任徐贞红告诉记者。目前,临沂临港区在150个村(居)建立了“善行义举”四德榜。截至目前,“四德榜”建设实现全覆盖,机关四德榜建设覆盖率达90 %,“四德”上榜人数达5000余人,2015年临沂临港区被评选为临沂市“四德工程”示范县区。

  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

  “现在村里有红白理事会,招待的标准、时间、程序等一切从快从简,杜绝攀比,是移风易俗的有力抓手。”谈起村里的红白理事会,朱芦镇刘家东山社区职能党支部书记刘贤国赞不绝口。自红白理事会的成立,在遏制不良攀比之风的同时,也推动着乡风愈加文明。

  刘贤国告诉记者,“以前村里老人去世后,丧事至少要持续3-5 天,每家的花费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,对于农民群众来说,是一笔高额的费用。”

  红白理事会的成员包括村党支部书记、退休干部、老党员、群众代表等,他们在红白事上制定统一的标准,提倡厚养薄葬。“现在谁家有事,都主动和红白理事会联系,我们会统一安排有关事宜,这样村民既省心又省钱。”现在刘家东山社区红白理事会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,既保全了大家的“ 面子” , 又大大降低了费用,群众对此很满意。

  红白理事会为村民营造了节俭、文明的生活方式,“理出”了文明新风。临沂临港区4 个镇, 150 个村(居),实现红白理事会全覆盖,将节俭文明办理婚丧事宜纳入各村居《村规民约》,引导群众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, 全力弘扬乡村文明新风,成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、狠刹大操大办之风的有力抓手。自摒弃封建陋习,推行移风易俗的活动开展以来,在全区逐步形成了一种勤俭文明的良好风气。

  环卫新风颜值真担当

  临沂临港区按照“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、分级负责、加强监管、全面推进”的原则,形成“户集、村收、镇运、区处理”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。

  真金白银投向环卫配套。临沂临港区在全区150个村(居)共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,建立生活垃圾中转站4处,配备3立方米生活垃圾勾臂车10辆,8吨生活垃圾勾臂车4辆,3立方米扫地车1 辆,12吨洒水车1辆,3立方米垃圾方箱385个,120升塑料垃圾桶440个,240升塑料垃圾桶2153个,将辖区内66 条主道路444万平方米全部纳入保洁范围。

  市场化运作环卫模式已见成效。2015年6月,临沂临港区4 镇全部完成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,彻底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。如今,镇辖区内道路及绿化带保洁,村居环境保洁和生活垃圾的收集、清运、处理都实现了有人管,且管得好,城乡环境从而得以“青春永驻”。(通讯员 冯晓东 张玉强)

初审编辑:

责任编辑:高宏

相关新闻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