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沂临港区:文明新风浸润美丽乡村

2017-09-11 16:25:00 来源: 大众网 作者: 李霞
play
" />

临沂临港区城乡环卫一体化

临沂临港区大河西乡村大舞台

  初秋时节,行走在临沂临港区的乡村之间,所见是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、一座座设施配套的文化广场、一幅幅寓意深刻的墙体画、一张张引领文明风尚的“善行义举四德榜”……在这里,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。

  近年来,临沂临港区一直主动对标“乡风民风美起来、人居环境美起来、文化生活美起来”蓝图,在推进乡村文明行动中,把解决群众反映最迫切的民生问题,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,形成了“舆论先行、典型引路、考核激励、全面覆盖”的模式。农村环境持续优化,道德建设春风化雨,社会秩序井然有序,人民群众心情舒畅,临沂临港乡村正呈现出一幅幅和谐生动的文明风景。

  乡风民风美起来

  道德是一颗种子,只要勤于播撒灌溉,就能在群众心中开出绚丽花朵。临沂临港区自深入实施以“孝德、诚德、爱德、仁德”为主要内容的“四德”工程建设以来,大力弘扬民族传统美德,弘扬新时代农村道德风尚。以平民典型、“身边好人”影响教育广大群众。不断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到社区、乡村,呈现出道德模范和孝贤人物层出不穷,“最美”花丛争芳斗艳,孝贤人物遍布城乡的魅力景象。

  曾几何时,红白公事大操大办现象,一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“短板”。如今的临沂临港区“婚事新办、丧事减办”“厚养薄葬”已成为农村倡行的新风尚。目前,全区已实现红白理事会全覆盖,建成并投入使用区级公益性公墓1处、镇级公益性公墓6处,实现城乡公益性公墓全覆盖。丧事由过去的5天左右普遍减少到现在的1-3天。为倡导厚养薄葬,临沂临港区还成立了孝心养老基金,根据老人子女孝心款上交情况,区财政每月给予一定的补助,初步形成了“家庭主体、子女主力,政府引导、社会参与”的农村养老新格局。

  人居环境美起来

  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,这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期盼。坪上镇大山空村三面环山,拥有三百多年的樱桃种植历史,为进一步发挥大山空村的优势特色,改善居民生活环境,自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以来,大山空所有大街小巷逐步实现了无死角全硬化,生活垃圾全部日产日清。“以前,村里是土路,垃圾随处可见。现在村里全部硬化了,垃圾统一收集处理,道路畅通了,环境干净了,现在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我们这里赏花。”大山空村村民张传香高兴地说。

  临沂临港区一直加快镇村环卫设施建设步伐,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体系,改善农村居住环境,自推进“城乡环卫一体化”建设以来,为150个行政村配备了村庄保洁员,实行环卫保洁“网格化”管理;为各村配置了垃圾处理设备,形成了环卫保洁长效机制,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100%。现在,经过整治的各村庄干净、整洁,人们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。

  文化生活美起来

  每天晚上,伴随着欢快的舞曲,动感的舞姿,团林镇李家桑园村文化广场上欢歌笑语,一片欢乐的海洋。“文化广场建好了,跳舞有了好去处,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,我们跳的也越来越带劲了!”李家桑园村村民李传美由衷地说。

  在临沂临港区,文化大院、农家书屋等硬件工程遍地开花,遍布全区的四镇文化站和45处农家书屋也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信息库。

  “来晚了可不行,好书都被别人借光了。这两年我的种桃事业蒸蒸日上,全靠这些科技书籍啊!”朱芦镇李家彩村赵秀芬说。乡村生活美,离不开书香的浸润。如今,村民到农家书屋看书读报已成为一种时尚。农家书屋不仅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,还优化了乡风民风,改善了乡村人文环境。

  在“种文化、送文化”基础上,临沂临港区还开创了多元化服务模式,百姓大舞台、乡村博物馆、书画艺术交流、乡村摄影展示、民俗节日等,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。今年以来,临沂临港区已完成5处小广场建设;完成4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,并为各村、各社区配送了书籍、乒乓球台、音响等文体器材;投资52万元对四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全面提质改造建设。

  如今,穿梭在临沂临港区的乡村映入眼帘的是百看不厌的新农村风景——亭台楼榭,假山池塘,老人散步,儿童嬉戏,夜晚,文化广场上人影攒动,黄发垂髫怡然自乐……(李霞)

初审编辑:

责任编辑:李洪鹏

相关新闻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