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沂临港区:文化惠民赢民心

2017-12-13 14:22:00 来源: 大众网 作者: 郭琪 樊纪真
play
" />

  

  北泉子一村

  

  芦山庄户剧团

  

  芦山庄户剧团

  

  

 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

  每到年关,聚会主题总少不了“搓麻”。辛辛苦苦一整年,痛痛快快两三天,会玩不会玩都来搏一把。每年总有人在一夜之间将一年的辛苦钱输得精光,甚至不惜去借高利贷,自己走上不归路。农民闲下来了,如何打发时间?旧的传统消失了,如何构筑新的公共生活?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宣传文化部门考虑的问题……

  “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,悠悠的青山脚下花正开……”傍晚时分,歌声响起。团林镇北团林村的李大娘换好了运动鞋,出门向村子中央的广场走去。穿过两个胡同口,就看到一群人已经开始跳上了,李大娘很快找好自己的位置,随着音乐跳了起来。

  李大娘今年62岁,前些年只要农闲,就坐下来打几圈麻将打发时间,周围几个村子都有李大娘的“麻友”,在电话里,他们之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,“赶快来,三缺一!”因沉迷于麻将,李大娘常常顾不上做饭,老伴儿有时下班回家只能随便对付一口。为此,家里常年弥漫着“硝烟味”。而跳上广场舞之后,李大娘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,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,如今,屋里充满了欢歌笑语。

  2017年4月,村子中央的打谷场开始施工,11月“村民文化小广场”正式建设完成。敞亮的表演大舞台、平整光滑的地面、环列四周的路灯、一应俱全的健身设施,让村子里的男女老少眼前一亮,啧啧称赞。李大娘从此有了新“战场”。

  “自从跳上广场舞,就感觉脖子呀、腰呀都不酸了,血压也正常了。”李大娘高兴地说道。而她老伴儿每天都要把所有体育健身器材摆弄一番,等广场舞结束后和李大娘一块儿欢声笑语地回家。

  据了解,今年以来,临沂临港区围绕建设“文化临港”这一中心,着眼群众文化需求,围绕标准化、均等化,加大财政倾斜力度,扎实推进各项文化惠民工作,全力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,为区内西石河、大河西、北团林等17处新建文化小广场(乡村大舞台)发放补贴16万元,并为社区(村居)配送棋牌桌60套、锣鼓家什25套、兵乓球台25台、便携式移动音箱50余台、书橱273个、阅览桌21个,全区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综合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80%。同时,不断提升完善坪上、壮岗镇史馆,新建团林镇史馆,今年5月25日,山底村史馆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历史文化展示室,使人民群众能够在城镇化进程中记得住乡愁。

 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,使临沂临港区文体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,涌现了秧歌、健身、广场舞等数百余支业余队伍。区文广新局的张国良说:“如今,全区仅广场舞队伍就有123家,硬件水平是上来了,但我们还要注重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,做到两手都要抓、两手都得硬。”这不,坪上镇清泉河社区的臧治菊就是临港区的一名文艺骨干。

  “向左跨一步,同时向右甩胯,对对,就这样,很好……”近日,在临沂临港区坪上镇文化站活动室内,臧治菊和其他十几位姐妹正专心地跟着老师排练。作为东南河舞蹈队的带头人,为了让大家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,她可没少给自己充电。“省里、市里、区里文艺骨干培训班,我基本上都去,开阔开阔眼界,提高下水平,在下届全区组织广场舞大赛的时候,争取获个好名次!”臧大姐笑着说。

  目前,临沂临港区建立健全基层文化人才培养机制,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,定期组织文化团队、管理人员外出观摩培训,向先进县区学习先进的工作和管理经验。针对广场舞队伍遍地开花的局面,举办广场舞培训6场次、广场舞比赛6场次,其中,舞之韵舞蹈队参加临沂市全民广场舞大赛获三等奖。

  当然,除了广场舞之外,群众要什么,政府送什么,施行订单式、菜单式服务,扎实开展“一村一年一场戏”送戏下乡工程和“一村一月一电影”公益电影放映活动。鼓励、支持文艺爱好者们成立庄户剧团,其中绣针河艺术团、云梦山艺术团、百兰吕剧团、卞家庄庄户剧团、大莲花芦山庄户剧团等剧团已初具规模,吸纳了一大批文艺爱好者,也为更多的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平台和机会。截至目前,共开展送戏下乡演出137场次,举办“蓓蕾艺术工作站”传统文化入校园、“农家书屋”少年儿童读物征文、送书画进社区、文化惠民消费季、重阳送演出进福利机构、环卫工人节专场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50余场次。

  如今,随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,睦邻友好之风也渐渐浓了。不少群众深有感触地说,传谣信邪的少了、敬党爱国的多了,不尽孝道的少了、敬老尊贤的多了,邻里吵架互殴的少了,勤劳致富、和睦互助的多了……(郭琪 樊纪真)

初审编辑:

责任编辑:刘译阳

相关新闻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