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沂临港区: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家

2016-11-17 15:34:00 来源: 大众网 作者: 闫从军

临沂临港移风易俗宣传栏

  在坪上镇大山社区,文化一条街上“移风易俗,厚养薄葬”“丧事应从简,不互相攀比”等图文并茂的“新二十四 孝图”不时引得社区居民驻足观看。“原来社区谁家有个红白公事,全家族里的人都得跟着忙活,大操大办讲排场,特别是办丧事,有的要花上好几万。自从喜事新 办、丧事简办后,老百姓正从沉重的人情链中解脱出来。”谈及红白事风俗,社区居民厉大爷说。

  移风易俗是一场持久战,大山社区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,在建设文化一条街、小广场、绘制社区文化走廊时,结合孝德文化建设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新编二十四孝等内容上栏,通过寓教于乐、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淳化民风,提高了群众对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的辨别力,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。

  而今在临沂临港区,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风俗习惯正在改变,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正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,“文明、和睦、互助”正成为乡村精神标识。移风易俗不仅迎合了新时期群众对旧风俗改革的热切期盼,而且营造了文明和谐乡风,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,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,自然就会赢得老百姓的广泛点赞。

  倡导移风易俗,犹如一股股文明之风在临沂临港大地徐徐吹送……

  在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过程中,朱芦镇址坊社区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,倡导移风易俗、勤俭节约好习惯、好风俗。为此,社区专门腾出了服务中心整一层楼房作为免费喜事场地,在老年房北面修建了三间房屋作为免费丧事场所。“这两个场所看着比较简陋,但是很实用,标准都差不多,没有攀比性。每个红白主顾来拿钥匙的时候,我都大体地宣传一下,尽量移风易俗,按照红白理事会标准简简单单地办,别铺张浪费。”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冬光说。 

  社区红白理事会的成员除了经常宣传文明新风、倡导良好生活习惯外,还主动为家有喜事或丧事的村民提供免费服务,并负责监督。社区居民刘翠玉告诉记者,原先的时候各家是大操大办,互相攀比,现在就不图形式了,老百姓都认可了,形成一种风气了,村里不管有结婚的还是别的,红白理事会成员都一趟一趟地来帮忙,有时候卫生当天弄得不好,他们都亲自来再擦一遍,确实方便老百姓,而且没有攀比。

  为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进一步营造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,朱芦镇气脉山社区在实施农村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,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,因势利导,通过宣传栏、条幅以及村村通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,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观念,破除陈规陋习,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。  

  社区党支部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民生大事抓在手上,大力推进以科学、文明、环保、节俭为主要目标的丧俗改革,持之以恒,久久为功,在社区逐步形成“移风易俗、节俭养德”的新风尚。“现在社区的红白喜事越办越节俭,群众把节约的资金用在了发展生产和勤劳致富上,既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,又摒弃了相互攀比的人际负累,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,在社会形成了文明高尚、纯朴节俭的良好风尚。”社区党支部书记赵祥卿说。

  在农村,婚丧嫁娶,件件是大事。“如果事主为了面子,按照老风俗办个丧事,那一年的收入就得花去很大一块,对家庭困难点的,负担就更重了!移风易俗从群众的需求出发,踏踏实实为老百姓解决了办不起又不能不办、有苦说不出的难题,帮助老百姓省了钱、省了心、省了力、省了事。”朱芦镇小茅墩村民孙玉霞对移风易俗非常赞同。

  大操大办之风在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中逐步遏制,守望相助之风却在邻里之间悄然盛行。朱芦镇李家彩村民李增光打开了话匣子:“本来老人去世了,孩子们都很伤心,作为他们的老邻居,我们有义务主动过去帮一下忙,七八个人一凑合就能让事主省不少心。每当村里有喜事丧事,红白理事会成员和村民一起帮忙,不收一分钱,为事主节省开销的同时,更温暖了群众们的心。移风易俗让老百姓确确实实感觉到了实惠,就觉得人活的时候好好孝顺,人不在了以后,不必要再大操大办,也不给年轻人造成一些负担。”

  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有力地回应了群众呼声,使广大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新风尚、新思想,从而推动全区移风易俗工作落细落实,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,文明节俭办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。

  自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,临沂临港区结合实际,创新工作载体,突出道德平台建设,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,将移风易俗作为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,依托红白理事会全覆盖、村规民约全覆盖、广告条幅全覆盖、打造亮点促全面、家风带动好村风、四德榜上展文明等活动载体,完善措施,拓展内容,注重常态,使这项“容易反弹”又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,在全区营造了更加清朗、节俭、朴素的文明新风!(闫从军)

初审编辑:

责任编辑:李洪鹏

相关新闻
推荐阅读